联系热线
粉末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、脱色、精制等过程的重要吸附剂。其使用效果与粒径规格密切相关,因此了解其粒度标准至关重要。
通常情况下,工业应用的粉末活性炭有着相对统一的粒径规范。最常见的规格是通过200目标准筛的细粉,这已成为行业内的常规选择。200目对应的粒径约为74微米,这个尺寸范围在吸附性能和操作便利性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。
为什么200目成为主流规格?这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最优解。以此粒径为基础的粉末活性炭具有恰到好处的比表面积,既能保证充分的吸附容量,又能在水中保持适当的悬浮性,便于均匀分散和充分接触待处理介质。同时,这个尺寸也使得后续的分离过程相对容易,不会造成过度的过滤压力。
当然,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特殊需求,粉末活性炭也存在其他粒径规格。在某些需要更快吸附速率的场合,会使用更细的粉末,如通过325目(约44微米)的产品;而在一些对沉降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,则会选择较粗的粒径,如100-150目(约150-100微米)的产品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数与微米之间存在明确的换算关系:目数越大,表示筛网孔径越小,相应的粉末颗粒也更细小。200目作为一个重要的分界点,已经成为区分粉末活性炭粗细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。
在选择粉末活性炭时,除了关注其材质、碘值等指标外,更应该重视粒径规格是否与自身的工艺条件相匹配。200目作为行业常规规格,适用于大多数常见应用场景,但在特殊情况下,仍需要根据具体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粒径产品,以确保最佳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。